LED企业“现金流”的困惑与救赎
文章来源:恒光电器
发布时间:2013-10-13
浏览次数:次
led企业现金流危机的背景分析
1.行业自卑——政府政策的跌宕起伏
一个在政府推动下而发展起来了的产业必然存在着先天不足,口碑,LED产业在十年前被政府拉入重点发展项目后各地产业园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如破竹,然十年过后,当我们再次回头看产业的时候,虽成绩不菲,但问题也不小,如果当初政府不插手产业,那么我想今天的LED产业或许是另外一种局面。
今天当政府开始反思这个产业的时候,我们的诸多企业却表现的不安,这是一种几度不自信的表现,也是行业在政府推动下表现的不自信。就拿广东来说,广东是最为积极推动产业发展的大省,广东扶持LED产业发展的力度之大,全国鲜有过者,不过这在催生广东成为LED龙头的同时,也饱受争议。数据显示,2012年,广东LED产值高达1500亿元,占全国同期2059亿元的比例超过七成。目前,广东省LED企业超过6000家。不过,广东省在LED方面仍是没有核心竞争力,LED产业带来严重的产能压力,而真正引发行业不自信的事件表现在两件事上,其一,占据广东LED半壁江山的深圳市,于今年3月份发布政府公报,废止2009年出台的《关于印发深圳市LED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尽管深圳市几度否认抛弃LED产业,但深圳至今仍没有实质性的支持政策出炉。其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兴华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接受组织。这两件事发生后行业内表现活跃,一个产业竟然“泛政治化”如此严重,足见诟病之深,足见不自信到何种程度。
另外政府补贴的暗潮涌动令行业内诸多企业即恨又爱,欲罢不能。获得补贴是企业最快最好解决现金流问题的方式之一,但是补贴的背后就造就企业的不公平,难免产生腐败和走后门的现象。按道理来说,成熟的产业是由市场来进行调节,但LED产业在政府眼中看来仍然属于重要行业,所以政府认为适当的调节是必须的。但LED最终要走的是抛弃政府的市场化之路。
2.产业动荡——企业倒闭跑路
经过几年的一路高歌后,LED行业的后遗症不断显现出来,LED照明工程,洗牌期持续进行,目前产业既有动荡又有发展,其主旋律依然是发展,只不过动荡在这个时期表现的相当明显而已,似乎倒闭、跑路、整合与重组成了当下的主旋律。下图是今年以来倒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企业。
像雄计的倒下完全是低端价格战的牺牲品,在一个没有更低只有最低的无序竞争环境下,拼价格其实拼的就是现金流,据供应商介绍,雄记开始的灯具价格还稍微有些理性,以3W的led球泡灯为例,售价在5元左右,这个价格还有些微薄的利润,但到后来,雄记开出的售价只有3.8元。供应商们合计,这个价格连成本都没法弥补。这也是目前行业的乱象之一,同一款产品竟然有3元到300元的差距,这是极其不合理的行业现象。像浩博与深圳亿光曾是显示行业的佼佼者,但倒闭却是兵败如山倒瞬间坍塌,最终还是关键的现金流问题造成的。上海施科特的表面问题是过度扩张,总之倒闭企业的种种原因最核心的非现金流莫属。
3.企业恐慌——银行预警切断资金链
据悉,LED照明工程,由于广东LED产业产能过剩以及部分企业的倒闭迫使某国有大行广东省分行已紧急下发通知,内容大概为“近年来,LED照明企业,LED行业投资规模快速增长,产能过剩情况突出,系统性风险显现。”同时要求各下属支行等分支机构对涉及LED行业的存量授信客户进行,并要求在8月2日之前将详情、授信情况以及风险应对的拟处置方法,进行上报。据了解,也有其他银行也已注意到相关风险隐患,对其下属支行及客户经理进行风险提示,拟收紧授信及信贷、催收债务等。这对LED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是致命一击。银行的这种嫌贫爱富也赤裸裸的表现出来了,我国历来是中小企业由于效益低、风险高以及企业的诚信度低,因而很多银行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或者给予很小的贷款额度。但企业要发展,资金是不可或缺的“血液”。企业只好把融资目光转向民间,通过借助抵押贷款、相互担保、高利贷款等手段获得流动资金,也逐渐构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资金网络,恒光电器,照亮您的生活,融资杠杆被放大,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发连锁反应。使得企业发展无所适从。银行这样预警,必然使部分LED企业“诚惶诚恐”,“缺钱若渴”,促使民间利率飙升,企业陷进了“造血无方,输血无路”的困境。
« 1 2 »
- 上一篇:LED产业产能过剩
- 下一篇:物联网或与LED珠联璧合 成智能照明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