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行业产能为何过剩?
文章来源:恒光电器
发布时间:2016-04-24
浏览次数:次
随着LED照明的渗透率上升,LED产品价格却不断下滑,为了争取更多的利润,LED企业纷纷扩建生产线,意欲通过刺激需求量,达到薄利多销。尤其在LED下游的低端市场,成为产能过剩的重灾区。
作为朝阳产业的LED产业,为何会出现这种困局?
原因一:大环境不景气所致
2015年整体市场经济不景气,LED产品价格下跌,行业加速洗牌,中、小企业倒闭潮随之来袭,行业“大者恒大”格局显现。价格下降加速了LED产能的使用率,变成了消费者都能接受的平民产品,加大了LED的市场渗透率。LED不但节能更是以寿命长著称,未来在不断推进的光源替换中,可能会有大批企业退出,照明产品,渗透率也意味着竞争的残酷程度,产业资讯,未来将更加激烈。
LED领域有一个著名的“海兹定律”:LED的价格每10年将为原来的1/10,输出流明则增加20倍。欧美日韩以技术进步来遵循海兹定律,中国以成本降低来贡献,但是自2014年科锐宣布303流明瓦的技术发布之后,欧美日韩企业就很少有声音了,中国仍在以牺牲利润、性能和寿命非理性杀价竞争来“坚守”海兹定律。毫无疑问,LED球泡灯,内地企业亟需转型升级优化其盈利结构,打破这种困局。
原因二:行业的准入门槛低
今年开年伊始,“召回门”将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又推到了风口浪尖。不仅仅是“召回门”,LED照明企业,1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5年玩具等34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本次共抽查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等10个省、直辖市73家企业生产的73批次自镇流LED灯产品, led商业照明,包括非定向自镇流LED灯和反射型自镇流LED灯两种产品,不合格检出率为28.8%。
从曝出的问题来看,一方面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生产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生产;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国家标准的缺失、检测认证体系不完善、市场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目前LED门槛相对不高,甚至一些家庭作坊也可以生产,有品位有发展目标的企业却不多,质量,所以想做大做精做强的企业会受到这些门槛低的企业的干扰,价格战扰乱市场,大小企业并存,导致一种混乱的局面出现。在过去几年,大量资本涌入,医院led照明,以致供过于求、产业链各端均呈现毛利率大幅下滑,众多厂商面临亏损甚至淘汰。
原因三:缺乏标准的行业规范
有业内人士指出,不仅LED产业,国内众多行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行业资讯,就是缺少了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导致市场无序竞争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恶性竞。
政府没有加大力度对LED行业进行规范管理, led服装照明,就如产品制造没有标准的作业指导书, led质量,即便是同一家工厂的不同生产线,商业照明灯具,也做不出一样品质的产品。没有标准的情况下给不良企业钻了空子,建筑照明,不能进行有效的监控,导致很多乱象发生。
虽然LED行业的打假从未间歇,但是行业的假冒产品从未真正断绝过,这只能说明打假的力度和惩罚的力度还不足以让假冒商家自危。相信很多人都在期盼,法规、标准健全,能够肃清行业的“乌烟瘴气”,不解决行业标准的问题,就不能够遏止行业乱象。
原因四: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现阶段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依旧偏薄弱,国内的代工企业很多,世界工厂这个名号似乎很难摆脱,国际大厂在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压榨着中国众多的廉价劳动力。
随着LED产品价格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品牌企业压缩成本、国内人口红利不断消失、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代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创新能力不足,自身生产技术不够硬,代工是很多企业发展开始的跳脚板,但是缺乏创新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的转型升级。国内LED产业由于关键技术未能掌握、系统技术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原因,总体而言该产业由于还处在产业链低端环节,车间照明,产品附加值不高,LED筒灯,导致总体上产能过剩、小微企业生存艰难。
[ 资讯搜索 ] [ ] [ ] [ ] [ ]
同类资讯
• 照明灯饰互联网平台即将爆发? • 一半挂牌企业死在新三板?7大战略助LED企业走出
• 小米的LED灯为什么比照明厂家卖的贵? • 2015、2016一季度上市LED芯片企业利润情况
• 消费者喜欢逛怎样的灯具卖场?答案在这里 • 别只一味盯着“降租”,厂商们的视线其实可以看
• 中国LED照明灯具自动化生产时代到来 • LED行业并购频繁,机遇与挑战并存
• 夏天到了,怎样预防照明灯具的火灾 • 需求引领时代发展 LED行业升级迫在眉睫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专题更多+
灯饰城更多+
点击排行
企业最新供应
厂家直销2835贴片
¥46.00
深圳市精玉照明科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