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i 真的可以取 Wi-Fi 吗?
文章来源:恒光电器
发布时间:2016-01-14
浏览次数:次
LIFI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传输方式来说是还不能取代wifi的,因为wifi有它的特性,也就是能穿墙而过,只要信号普及到,可以无处不在的上网,但现在LIFI还只是研究发展阶段,一旦阻隔了光之间的传输,信号也阻断了,所以去到哪里上网就盏灯照着,恒光电器,一离开或者灯被阻挡就没信号,这叫下载一半的时候情何以堪,目前来说挺不方便的,也许装在天花板上会好点,不过目前还是支持wifi!
从长远看,很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取代wifi。原因:
1.电网的数据传输可以和lifi结合,LED照明工程,降低数据传输成本,实现lifi普及(我目前发现自己是第一个想到这个创意的);
2.反向数据传输可以用其他无线波段补充;
3.无线谐振输电技术实现的无线输电可以消除环境干扰问题。(隔离光的地方,可以通过短距离无线谐振输电技术解决;这个创意我发现自己也是第一个想到的);
4.电网数据传输和lifi的结合可以轻易地解决lifi传输距离的问题;
5.lifi的标准尚未制定,其波段的优势使得其带宽有很大提升空间会远远超过新的wifi标准带宽;
6.能耗问题解决方案,开关设为三档:明灯、单一数据传输(微功耗)、关闭。
畅想新科技带给未来的发展,人们常常会犯一个问题,要求技术面面俱到,在每个技术的细节都没有问题;在使用上,又要求在各种应用场景下都能否发挥作用。
十多年前,电子商务是一个笑谈。当时的人们众所周知,电子商务存在的种种弊端,支付领域、流通领域、人们使用习惯等等。在一个任何条件都不具备的坏境下,一个青年怀着自己都说不明白的对电商的期望上路了,而今马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一项技术,不需要面面俱到,它只要有一两项极端牛逼的长处,同时短处又不至于影响到使用,然后长处又有几个典型的市场足够广阔的使用场景,这就够了。
技术的短处会逐渐进展而弥补,使用上的短处用户会自己找办法克服,全应用场景,让用户、让市场自己来发掘。
Lifi 最牛逼的地方在于高带宽。不需要到Gbps,哪怕是几百的Mbps也够了啊。下载一部普通的1、2个G的电影、游戏、电视剧,分分钟的事情,那不得爽呆了啊。
现在很多家庭都已经光纤入户了,ROSH认证,但是入户以后的问题却没有解决,wifi太慢,光纤入户了也体现不出高带宽。有了Lifi,家庭的娱乐生活开启新的天地。用户有了高带宽,使用习惯了就可以发生新的变化。3D图像能展示出更多的内容,立体交互性更强,虚拟场景更容易实现等等。
不管是lifi还是wifi,用的都是电磁波,只是波长不一样。都是无线通讯,那么比较的就是不同波长的特点。所以为什么要用可见光的波段?
从做lifi的研究人员的角度来说,最大的原因,我猜测,是因为他们突然意识到基于半导体的LED件可以达到极高的modulation频率。啊哈,这不是一个现成的、便宜的发射器吗。我们做不了edge-emitting laser,恒光电器,做不了VCSEL,3c认证,但是LED简单啊。那么industry的大趋势是什么?
既然光纤已经存在好多好多年了,那么与光纤所配套的发射器是什么?是基于半导体的激光。为什么要用光纤?因为光信号传播距离远。为什么要用激光?因为单一波长,low dispersion,高效率。用的什么波段?红外线,1000+ nm波长。为什么用这个波段?因为由半导体材料特性决定。既然光本身可以无线传播,为什么还要用光纤作波导?因为把光信号包起来可以屏蔽环境干扰,尤其是长距离传输。啊哈,于是我们用光纤把信号从hub传到家里的路由器。网速飞起。然后呢?为什么路由器要用radio frequency?因为我们想让信号覆盖整个屋子。现在lifi想从哪里切入这整个信息流呢?从哪里切入就要和哪个部分的现有技术相比较。显然lifi是无法和光纤通信相比拼的(或者说,lifi只是光纤的衍生品,因而没有比较的意义)。那么做终端,做路由器呢?从我的角度来看,lifi做终端的最大卖点在于。。。在于。。。在于什么?高度的导向性和安全性吗?必须对准了收发器才能接上信号(就像当年手机上的红外传输一样)。
那么为什么我不扯一条光纤直接把路由器和我的电脑连起来。如果lifi无线的代价是接收器必须对准发射器,没有遮挡,那么为什么不直接用有线(光纤)?lifi就是为了无线而无线。有线的lifi就变成了光纤,是已经发展成熟的技术。无线的lifi就可以上报纸了。
当然也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很特定的应用场景。然而,我们应该为一项技术寻找特定的应用场景,还是为特定的应用需求发明技术呢?
至于长距离数据传输、汽车与道路信息交互、在公共空间如何利用Lifi等等,考虑得那么长远干咩。用户在家里带宽用爽了,更广大的市场自然会涌现。
VLC通信不可能取代传统移动通信,Li-Fi也只可能作为Wifi的补充,最多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替代Wifi。光作为传输介质-电磁波的拓展,由于自身特性,有一些优势如传输速率高,安全性较好,节能环保等,但由于过度依赖LED光源直射,也有其局限性。目前情况下,在有光源的室内,或是矿下,恒光电器,照亮您的生活,机舱等环境下VLC通信发展前景看好,国内资讯,但也面临不同光源下(相当于不同Wifi间)切换问题。说到底,可见光通信只是传统通信的补充,不会有颠覆性影响,毕竟我们可以随时偷偷蹭Wifi,但“您好,借个光”这话我还挺羞于出口,特别是在充盈的自然光下.......
可见光通信 (VLC) 是2004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Nakagawa教授首先提出来的,之前人们主要把无线光通信的研究集中在激光和红外上,然后因为LED产业的蓬勃发展,LED照明品牌,加上LED本身为固态器件有这不小的带宽,有天 Nakagawa教授灵机一动,想出用灯泡传信号的一条妙计,可见光通信随之应运而生。Nakagawa教授在之后两年也发表了关于探索电力线和可见光通信结合的论文...
总之,Nakagawa教授是VLC的创始人..不是英国的Haas教授。 Haas教授是许多年后才提出了Li-Fi这个高大上又接地气的名字。当然不能否认Haas在VLC上的贡献,口碑,但是许多教授的贡献不比他小,不过Haas确实很善于推销可见光通信这个概念。科学上的技术在初期确实需要人使劲推销了,先不管这个技术到底是不是最好的了..Haas是搞光通信出身的,当然会支持自己的阵营...先根据上面的一些回答的几个方面扯下吧反向通信: 现在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集中在可见光通信(VLC) 的下行。